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江南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实践活动——岷县走访记

发布日期:2017-07-30来源:

为了更真实更全面的认识学生,切实了解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一带医路”援乡团踏上开往兰州的动车,穿过西北的重峦叠嶂,于7月14日抵达岷县,在这里,团队成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家访,也看到了这样一群奋斗中的西北学子。此次共走访五位学生,包括医学院的小霞、小苏、小宇和理学院的小宏、纺服学院的小乾。

(一)大山深处的团结

2017年7月14日,“一带医路”援乡团一行来到了医学院学子小霞、理学院学子小宏的家中,并为他们带去了慰问品。小霞(女)是护理系2014级优秀学生,小宏(男)是理学院2016级学生,他们二人是姐弟,家中有四个孩子两位老人,其中大姐大学毕业不久,二姐为在读大学生,小霞和小宏为最小的孩子。家在岷县申都乡的山上,比较偏远。

热情、淳朴的叔叔阿姨们以野草莓汁等当地特产招待了我们,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小霞一家在艰苦的情况下共培养出四名大学生,他们的父母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儿子女儿享受很好的教育,这在偏远的西北农村实属不易,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我们深感敬佩的同时也向他们介绍了学校以及学院的一些补助政策,希望这个家庭可以熬过现阶段最困难的时期,也希望家中四个孩子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随后,我们对小霞一家的居住、农作情况做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叔叔阿姨向我们介绍小霞今年去医院实习了,小宏八月份也就要应征入伍了,他们希望儿子可以多一些历练,用自己的方式保家卫国,小宏自己也说当兵不但能锻炼自己的身体、坚定自己的爱国心,还能早点做到经济独立替父母分忧,果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一行被小宏的懂事所感动。最后,对小宏即将开启的军旅生活予以祝福。

(二)大山深处的积极向上

15日早上八点我们便出发去小苏家慰问。小苏是江南大学护理系2015级本科生,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在家务农。暑假期间懂事的小苏在无锡勤工俭学并未回家,当我们的团队到她家慰问时她的父亲刚刚回来,我们一行对小苏的家庭情况进行简单了解之后,也将她在校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小苏的父亲对于女儿的成长感到欣慰,虽然家境比不了城市的孩子,但他也欣慰自己的女儿并不比别人差,努力就会有收获。

(三)大山深处的书香

上午十点到达位于农村的小乾家中。小乾是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016级本科生,家在岷县维新乡,普通的农家小院被收拾的干净整洁,处处显示着这家的主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进入他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墙的诗画,在如此深山还能感受到这么浓厚的书香气息我们都颇为惊讶。小乾家有三个儿子,小乾是二儿子,他的哥哥现就读于甘肃某大学,弟弟就读于当地高中学习成绩也颇为优异,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三个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对这个家庭的压力不言而喻,但我们在其家人脸上看到更多的不是负担,而是自豪,是啊,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可以有这么优秀的三个儿子父母就算再苦也是值得的。

小乾是我校纺织服装学院的学生,林老师与陈老师在家访过程中说:“虽然我们是医学院的教师,但是如果在学习生活上有什么问题,我们都很乐意帮忙。”在谈及学习是,两位老师和小乾的家人也一起鼓励小乾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更多的奖助学金来减轻家中的负担。了解到小乾的父母由于常年劳作,医学院学子也主动为他们测量血压,并给予一些养生建议。

(四)大山深处的坚强

小宇是江南大学护理系2016级学生,家中两个孩子,哥哥刚刚大学毕业,父母都为普通农村社员,家处岷县最北边的维新乡元山村,艰苦的环境衬托着小宇坚强的性格。到达她家已是中午,海拔两千三百多米的高原,正午的阳光确实毒辣,但当看到小宇房间中她从小到大的奖状时我们觉得此行再多苦难都是值得的,一面只用白灰简单粉刷过的墙面满满的全部是小宇从小到大的奖状,有些已经被烟熏的看不清字迹,有些由于年代久远已变得皱皱巴巴,但是它的价值并未因此而打折,这里面诉说着一个西北山区贫困农家女生的奋斗路程,我们被她积极的生活态度打动。

在简单的了解之后,我们向其的家人介绍了小宇的在校情况,提及到了她在学生会宣传部的责任与担当,在国旗班的荣耀与汗水。考虑到小宇的父母身体状况,志愿者们为他们做了简单的按摩,并传授了一些的简单养生建议。林老师和陈老师也对小宇父母说贫困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争气以后一定能过得更好。

此次家访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最多的便是贫困学子们的坚强和坚持,也许现在的他们还有着一些困难,但相信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下,在他们的责任与担当下,定会将这片本该荒芜的土地繁衍出生生不息的希望。加油,西北学子!我们与你们一起同行!

(供稿:学生工作处 审核:周雪晖)

“一带医路”援乡团与学生家长交流

“一带医路”援乡团为学生家长测量血压

“一带医路”援乡团与学生家长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