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

榜样引领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管理 - 榜样引领 - 正文
【先进集体】社以民为本,工为民效力,以青春之智推动时代之治——社工2102班

发布日期:2024-12-25来源: 学生工作部

 

社以民为本,工为民效力,以青春之智推动时代之治

 

回望十八金秋,毓秀聚于江南。三十二个拼搏奋进的学子,怀揣赤子初心,比肩同行。奔赴学术殿堂的道路上,他们理想相同,孜孜不倦,潜心科创,望以笔为刃破创新之门;投身志愿服务的长途上,他们携手奉献,切切在心,热心公益,愿以术为道传助人之能;深耕基层治理的沃土中,他们心系祖国,循循善诱,专业助人,望以智为治担青年之责。

    社工2102班坚持以党的百年奋斗精神筑牢青年信仰之基,运用“积极分子三先(先想、先议、先行)”动员工作法,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着力激发同学的主体意识,探索形成了“党员(积极分子)-班(团)干部-班级成员”的渐进动员模式。过去三年中,通过团日活动形式,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开展了“纪念九一八”、“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15次主题团课。加强实践本领,实地探访无锡博物院革命史陈列厅、荣毅仁纪念馆等红色场所,重温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

社工2102班坚持乐学善思厚积薄发的理念,运用“三助(骨干助、同学助、班主任助)互动”小组工作法,充分发挥同辈小组的支持优势和互驱能力,着力激发同学的自助意识,探索形成了“学习骨干-宿舍伙伴-趣味搭子”的小组式同辈互助模式。

专业学习扎实突出,多人分别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文法奖学金等;多名同学被评为无锡市三好学生、江南大学三好学生、江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 

坚持以践促行,在常践常行中提升自身本领,运用“SWOT”营造工作法,充分发挥班级平台的优势和能力,着力激发同学的创新意识,探索形成了“小组-科研课题-科创竞赛”的嵌入式创制模式。

过去三年中,同学们以科研课题滋养幼苗,在参与各课题的过程中帮助科创之树茁壮成才,参与到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中。国家级与省级大创立项并顺利结项3项、第十九届“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国赛入围1项、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江苏省选拔赛二等奖1项、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江苏省甲组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省一等奖1项、第一届陆学艺“三农”社会调查奖1项、第一届“积途杯”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老年人精神关爱与代际共融案例大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荣誉的背后是同学们专业素养的积累,更是创新引领、青春担当的表现。

坚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五社联动”服务工作法,充分发挥社工专业优势与资源链接能力,着力激发同学的服务意识,探索形成了“社工-社区-活动-品牌”的项目式基层服务模式。在无锡市50余个社区、30多家社会组织、3家基金会中深入实践,以社工的身份参与到100余个基层项目的执行与管理中。在这当中有荣获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的隐秀苑社区案例,也有同学在调研过后进行方案策划,并在灵山基金会发起筹资的青年公益支持项目。开展实践的足迹遍布江苏省、山西省、广东省等20个省份,服务人群包括了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等在内,受益人次广达1800以上,实践时长超过500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400小时。

正是这些细微而深刻的互动,让他们一次次体会到社会工作的价值,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继续投身于社会服务的决心,在照亮他人的途中也点亮自己的人生。

社会工作在学什么,社会工作做了什么?正如班级宣传语所写的那样,他们青春一代的力量也能以民为本、为民效力,用热血活力的思想碰撞繁杂琐碎的民生事,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走向最基层,走向最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