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价值·思维·方法——江南大学2018年度学生资助工作专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18-06-01来源:

为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资助工作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和执行能力,5月31日下午江南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于行政楼B307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主题为“价值·思维·方法——学生资助工作难点思考与方法探析”的2018年度学生资助工作专题研讨会。会议特别邀请东南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施杰,副主任邹琳来校交流资助工作。江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单筱婷、校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及各学院学生资助工作辅导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生资助中心主任黄新华主持。

会议伊始,东南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施杰及副主任邹琳围绕东南大学资助工作特色并结合个人经历进行了经验分享。作为一名资深的资助工作者,施杰回顾自己从2004年开始接触学生资助工作,至今已是第15个年头,在从事相关工作过程中,他真切感受到其中的“苦与乐”,每每有毕业学生专程回校当面感谢,都由衷地感到欣慰,并更加坚定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志向。接着,副主任邹琳详细介绍了东南大学“四措四准”的精准资助体系,即指标体系科学化,保障资助对象精准;信息手段智能化,保障资助力度精准;项目设计人性化,保障资助需求精准;统筹规划系统化,保障资助分配精准。邹老师还重点介绍了东南大学“经济资助、学业辅导、心理帮扶、就业指导、法律援助”五位一体的学生资助帮扶体系和以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资助育人体系,学校将“诚信、励志、感恩”三环紧紧相扣,打造“诚信教育月”活动品牌,深入推进诚信教育;积极挖掘励志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加强助学社团建设,搭建感恩回馈平台;依托“金钥匙计划”平台,铸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才干。

接着,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及各学院老师就学生资助工作难点进行研讨与思考。物联网工程学院许金红、商学院胡卉君和食品学院朱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别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育人和研究生奖助方面展开分享交流。许金红老师从困难认定精准性面临的问题、困难认定精准性的探索路径、困难认定后,资助项目如何实现精准匹配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困难认定的精准性;胡卉君以“精准资助塑品牌,立德育人树典型”为主题,从温度、力度、精度、深度、高度方面介绍了学院资助育人特色活动、勤工助学、义工服务平台等;朱伟结合学院特色从强化导向、拓宽渠道、以奖促补、典型育人、精细管理五个方面介绍了学院正在努力构建的突出科研、分层评估、科学化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参会老师就重点突出问题如贫困生认定机制、义工管理制度、社会奖助学金受助面等进行深入探讨。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蒋达峰、食品学院李志超、外国语学院黄颖等资助工作辅导员纷纷发表观点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最后,江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单筱婷领学《2018年学生资助工作要点》和陈宝生部长的《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文件。她从“学生”“学校”“国家”“我们”四个角度谈了一下资助的角色;从“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角度阐释了资助的内涵,所谓“精”,就是要做到态度上精心、内容上精华、方法上精简;所谓“准”,就是要给最适合的人、在最适合的时候、给最适合的项目;所谓“育”,就是我们不仅要告知学生做什么、还要指导其怎么做、更要教育他们怎么做更好。资助工作是一项温暖的工作,除了注重规范外,还要将温情融入其中,让善意流动,更要做出资助特色。她提出,对于学校资助工作中关于资助目标管理缺失、资助结构不合理、精神扶助缺位、资助对象认定精准性等难点,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迎接挑战,解决问题。资助工作者们要坚守底线、争取高线,以全心全意追求尽善尽美,做好学生资助这一实实在在造福莘莘学子的伟大工程。(文:李诗炜,孙旭媛;图:胡奕)

东南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施杰发言

江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单筱婷发言

东南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邹琳

资助工作专题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PPT集锦

江南资助人合影

研讨会文件资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