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暖心江南,情系学子·资助政策万里行”暑期家访纪实 (六) ——食品学院扬州家访记

发布日期:2018-08-17来源:学生工作部 文/图:朱伟、吴雨琛;审核:单筱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真正做好精准资助工作,传达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与关爱。2018年暑假期间,学校学生资助中心与学院联合,共组织8支团队赶赴扬州、贵州、安徽等地开展“暖心江南, 情系学子,资助政策万里行”江南大学暑期学生家访慰问活动。

7月16日至18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辅导员朱伟和吴雨琛带领学生,组成暑期学生家访团队,对江苏省扬州市的五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

7月16日,家访团队前往位于仪征市马集镇的小淳(化名,下同)同学家。小淳家是90年代的瓦房,家里有些简单的家具,父母在外务工,她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老人们热情好客。家访团队向老人表达来意,对学生及其家人进行了亲切慰问,全面反馈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详细解读了高校的资助政策,细致介绍了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深造前景。老人对学校在暑期安排师生家访十分感动。他们亲耳听到老师反馈学生在校表现良好、成绩优异时,非常欣慰,对学校的培养和关心表示真诚的感谢。

第二站,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扬州邗江区的小乐家。小乐母亲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就业,为了赚钱养家,父亲远赴新疆,非常辛苦。小乐是个特别坚强懂事的孩子,学习认真刻苦,和老师同学相处也非常融洽,暑假为了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他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份兼职。虽然有让孩子继续深造的打算,但谈及学费,小乐母亲不免有些担心。带队老师详细介绍了小乐所学专业就业、升学前景、资助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让妈妈不要有经济压力,坚定美好愿望。

7月17日,家访团队来到小彤家,小彤家的房子十分简陋,是用几堵斑驳粗糙的水泥墙框出的狭小空间。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家访小分队了解到,小彤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在她六七个月大时离家出走,她的父亲因年轻时患脑炎而留下后遗症,只能通过乡政府安排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活,收入很低。除了来自乡政府和学校的补助外,懂事的小彤通过做兼职来获取学费和生活费。团队老师详细介绍了国家、学校对于贫困生的支持扶助政策,并给了小彤很多鼓励,相信她会变得更加自信积极,为自己和家庭创造更好的明天。

第四站,小分队来到小徐家中。今年村里进行了扶贫,帮小徐家盖了一间房。小徐的母亲患有疾病,父亲一个人在外打零工。虽然生活比较贫困,但小徐性格开朗活泼,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成绩也很好,这个暑假小徐还在外参加志愿活动,无私地帮助他人。家访小分队向小徐的父母表示鼓励小徐读研,并介绍了国家的相关补助政策,以及读研以后的就业补助以及就业前景。

最后一站,家访小分队来到了小齐家中。小齐的母亲看到家访小分队一行人十分惊喜,拿出了自家种的西瓜热情招待。他的母亲说,几年前小齐父亲腿受伤很严重,目前小齐父亲和姑姑一起在外地打工,收入微薄。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小齐母亲的工资,每个月两千多元,小齐学费、生活费都是母亲承担。团队老师鼓励小齐努力学习,申请奖助学金,这对他以后工作或者是读研都有帮助。

困难学生走访慰问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体现了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关注与支持,也让更多的贫困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关爱。家访小分队在了解不同家庭的真实情况后,从实际出发,一对一的对学生以后的学业帮扶、生活补助等方面做出详细的指导,从物质帮扶到精神慰问,进而开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筑梦路上,或许一路颠簸,或许满程风雨,或许坎坷荆棘,但有了温暖与感恩伴他们前行,不断地鼓励着他们努力学习、踏实做事、热爱生活,相信未来的每个日子都会熠熠闪光,光彩夺目。

与学生家长交流

与学生家长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