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构建体系为重点,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建设融信息查询、评奖评优、勤工助学等11个模块的学生工作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搭建融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为一体的智慧就业系统,大力加强网络服务阵地建设;按照“易班”网络框架,打造“E江南”思政教育网站集群,拓展大学生在线引领阵地;运用“融媒体”思维,打造学生学习生活主题教育网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大学生自媒体互动社区等一系列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同时,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网络舆情监控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
以强化机制为目标,推动网络队伍建设。扶持教学名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辅导员进网络,开设“班主任说”、“辅导员微思享”等微信专栏,聚合网络思政教育队伍,提高校园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构建网络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组织架构,设置专门工作队伍,遴选并培育影响面广的网络文化工作室,挖掘并培育网络思政教育的“名编名师”和网络文明志愿者,探索建立网络“名篇名作”及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工作机制和网络思政工作成效、优秀网络文章的认定机制,形成网络资源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
以平台集成为引领,加强新媒体载体建设。组建江南大学新媒体联盟,拓展工作协同,集成载体建设功能和资源整合功能,建成“江南学子”、“食品小微”、“醉美生工”等一大批优秀微信公众平台,持续扩大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影响力;完善优质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建设的支持和培育机制,建设一批贴近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加快校园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两微一端”的建设步伐,形成学校新媒体平台矩阵和宣传合力;推动新媒体传播和表达方式多样化,建设校园视频网和图片网,形成新媒体思政教育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