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以改革推动学风,以管理保障学风,以教育引导学风,以项目带动学风,注重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生工作三方面齐抓共管、协同创新,形成学风建设育人合力。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引导力。推进教改工程,着力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逐步推进“通识教育精心设计、核心课程逐步卓越、课程数量逐步减少、辅修专业全面实施”,高质量推动“班级小、任务多、要求高和互动强”的卓越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加大力度建设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慕课等一批核心课程,构建“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创新力;实施“教师卓越计划”,采用教学工作坊、各类培训、教学会讲等方式,构建“教学卓越课程”群,提供“菜单式课程”更新教师教学理念,通过“卓越讲坛”、“精品展坛”、“微格教坛”、“教学论坛”、“教学擂坛”等,助推教师教学发展,实施“教师卓越工程项目”,完善“教师发展在线学习平台”,构建“卓越资源网”,促进教学资源互惠共享,提升教学内生力;推动综合改革,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宣传,组建校理论宣讲团,开办“江南大讲堂·理论讲坛”,加强开展教职工理论学习、专题组织生活、师德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师德典型报告等活动,制定《江南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以高尚师德引领学风建设,加强教育牵引力。
加大巡查督查,强化学风监督力。开展听课巡查,落实听课制度,深入开展干部听课活动,要求职能部门和学院中层干部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学院听课覆盖当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加大教学巡视,制定详细巡查安排,重点关注课堂师生互动,学生听课质量等情况,实时通报巡查结果,反馈教风学风动态;实施教学检查,加强教学监督,校院两级督导深入课堂一线巡视、听课,引导、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对不端教学行为及时开展批评、教育、处置,不断规范考试管理,严格考试纪律,通过实行校院两级领导责任制,严格执行考试工作流程与要求,落实《江南大学关于加强考风考纪建设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净化考试环境,端正考风考纪,营造“讲诚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的校园氛围,促进优良教风学风的形成;加大学风巡查,印发《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手册并严格落实,启用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成立专项督查小组,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中期检查、专项检查和不定期质量抽查,强化学风督查力。
注重教育引导,增强学生内驱力。开展“导航江南”、“学在江南”等活动,以“江南大讲堂”、“名师讲坛”等为载体,以“新生心理导航月”计划、“成长·从心开始”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以“院长一课”、“名师导学”、“专业讲坛”、“创江南”大讲堂为着力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良好学习适应心理品质;打造以“江南大讲堂”、“学在江南”、“半月坛”、“至善讲坛”等为代表的校院两级讲座品牌,构建立体化学风系列讲座体系,编撰《长广问津》、《良师轶闻》等的江南大学文化书系,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文体活动,为学风建设创造良好氛围;紧抓学涯规划,精心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引入职业化培训(GCDF、UCT、TTT等),开展就业指导体验式教学与个性化辅导,开设菁英训练营、创业导师工作坊、企业高管面对面等项目,通过“求职训练营”、“名企面对面”、“对话职场”、“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模拟面试”等,搭建集学生人格发展、职业发展为一体的发展平台,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发挥项目牵引,助推学习发展力。健全学校和学院两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投入,推进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以研学项目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江南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探索“校地协同型”创业教育模式,共建江南大学-南长区“众创空间”,构建“意识培养—能力提升—实践模拟—项目孵化—专业服务”五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打造“江南式创业孵化链”,开展GYB、SYB等创业培训项目,以实战项目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以全国“挑战杯”为导向平台,组织开展“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制定学生能力提升计划,出台《江南大学本科生岗位实践管理办法》,启动低年级学生赴企事业等单位开展顶岗实践项目,以竞赛、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打造以“学在江南”为主题的品牌特色学风建设项目,建设“乐学驿站”自主学习平台和“e江南”、“筑梦江南”等在线服务平台,开展“朋辈学业辅导”、“名师导学座谈”等活动,推进校院两级学习支持与促进中心建设,以学促项目提升学生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