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坚持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根本,搭建“励志强能”育人新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资助育人的新内涵。
打造励志特色活动,搭建榜样交流新平台。连续三年开办六届“励志强能培训班”,开设心理辅导、有效沟通、社交礼仪等实用课程,聘用有专业特长的高年级学生为讲师,采取小班教育形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习视野,打造“励志强能”特色品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坚持典型引路,邀请学校学生民兵连优秀退伍学生士兵、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分享励志青春故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发挥榜样的正能量;在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选取优秀典型,通过座谈交流会形式宣传受助学生的励志风采,营造学习榜样、自觉奋进的良好氛围。
立足综合素质提升,搭建职业体验新平台。通过公开招聘、现场面试、签订协议、持证上岗等系列举措搭建“学生员工”职业体验的新平台;以学期为周期,基于专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结合设计、数字媒体和物联网工程等相关学科背景,开设如视频制作、宣传设计、网络维护员等与专业对接的岗位,将专业特色与岗位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感受职场挑战提供平台;5年来,我校累计有万余名“学生员工”参加上岗实践,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每年推选勤工助学岗位的励志典型、优秀员工,进行经验分享并表彰,强化励志教育实效。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搭建社会实践新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组建“曙光公社”社团,开创学业资助、餐厅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慈济基金会爱心人士指导受助学生开展环保公益项目,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人际沟通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引导全校受助学生服务他人,在火车站、敬老院、医院、校内行政部门、图书馆等进行爱心义工服务,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固化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培育学生自强、诚信、友善和敬业的品格,把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主题实践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