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方位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有效机制。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路径;以“领导小组”为指导,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构建“宣传、学工、团委、研究生院、教务、保卫联席”工作制度,实现教风、学风互相促进,教育、服务、管理协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校内外互动,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涌现出江南大学•无锡市南长区“众创空间”、江南大学与扬州市市校全面合作以及优秀企业家辅导员、创业导师团等合作典范。
深化“实效性”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建立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维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翻转课堂”试点改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区域实践教学,《形式与政策》公开观摩与“精彩一课”。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推广研讨课,采用体验式教育,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思政教育课程吸引力。
强化“内生性”学生核心价值塑造。深化“重体悟”理念,将科学与人文思想,文化与品德修为,贯穿于志愿服务、顶岗实习、专业研讨、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实践过程中,重经历、重体验、重反思,提升综合素养,塑造价值理想;强化“自组织”建设,打造学生讲师团、筑梦团队、学业朋辈辅导员和朋辈心理咨询员等多支学生队伍,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运用融媒体思维,打造“江南学子”、“江大青年”等主题教育网站,搭建“E江南”网络服务互动平台,建设“筑梦江南”、“笃学网”等学习资源网络发布平台,开通“江南大学”、“筑梦江南”、“学在江南”、“创江南”、“食品小微”等微信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辅导员进网络,营造无声润物大氛围。
构筑“多元化”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创建一站式服务中心,形成以资助育人、就创指导、心理教育、志愿服务、实习实践、文化活动等为窗口的学生整合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能;搭建能力训练平台,实施大学生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校院两级学习支持平台——学习支持与促进中心,开展“江南之春”文化艺术节、“创新江南”科技节、“笃学江南”名家讲坛、“书香校园,人文江南”读书文化节,“江南雷锋月 青年志愿行”志愿活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等集思想性、专业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学习思辨、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配备优质资源,建设了“江南大学优质视频资源共享管理系统”,汇集622部资源,包括各类公开课223门、素质类讲座170个、TED讲座220个和校内公开课9门,实现学习资源一站式获取。
打造“专业型”专兼职辅导员队伍。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职业准入机制和有效的培养机制,改革兼职辅导员选聘机制,实现专兼职辅导员选聘工作的有效对接;运用辅导员信息管理系统,发挥信息整合和利用功能,提升辅导员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为重点,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月”,通过“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微课堂”等活动,交流经验,开阔思路,营造专业化学习互助氛围;实施“五个一”能力提升计划,开通“笃学网”辅导员网上学习资源,健全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骨干培训体系,打造“内挂、外挂”顶岗挂职的实践平台等;强化辅导员职业的自我建构,筹建辅导员品牌工作室,激活辅导员自我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