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推动辅导员勤学、精思、务实,形成了纵向全过程、横向全覆盖的队伍建设体系。
夯基:加强制度保障增强感染力。通过组建专业化考官队伍、实施严格化资格审查、推行保密化考试管理、组织公开化群体面试、实施针对化个体面试等环节建立较为完善的“辅导员准入机制”。完善以常规工作与特色工作相结合、业务考核与岗位聘任相结合、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辅导员评价机制”。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内生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江南大学辅导员年度人物”、“江南大学优秀辅导员”、“辅导员德新育人奖”、“辅导员年度考核”等在内的评奖评优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辅导员激励机制”。
勤学:内化科学理论加强知识力。定期邀请校内外学者专家为辅导员解读理论知识、讲解业务知识,开展辅导员“微课堂”活动,定期自由交流和学习。专门为辅导员开通江南大学笃学网在线学习平台,规定学习时数与考核要求,推进辅导员自学意识,提高辅导员理论水平。组织辅导员关注并学习“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时刻了解和全方位掌握党内权威信息、创新视点、先进典型以及特色栏目,不断提高辅导员党性修养。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促进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
精思:借助学术研究提高反思力。注重培养辅导员科研能力,鼓励辅导员积极申报部、省、校级课题。以辅导员“微课堂”、辅导员沙龙等为平台,通过案例学习、项目实践、合作学习等“传、帮、带”方式,甄选优秀辅导员项目为学习案例,邀请项目负责人对课题项目进行详细解说;鼓励辅导员参与江南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研究课题立项研究,从课题选择、标书撰写、报告构思等方面,给予辅导员全方位培训;组建辅导员科研团队,根据实际学生工作自行设立研究主题,通过合作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务实:依托多维培训强化实践力。实施“辅导员能力提升计划”,举办辅导员论坛和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品牌活动,打造“筑梦江南”辅导员工作室。通过“辅导员微课堂”、辅导员沙龙等途径不断为辅导员提供校内实践平台。构建校外培训挂职研修、校内系统培训的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机制,逐步形成岗前培训、日常学生事务管理专项培训、职业化资质培训和部、省、市专题培训四种类型横向贯通,集学习、科研、教学、交流四位一体的辅导员培训体系。
学生工作部(处)、人武部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