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学生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人才培养规律,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质量效率。着眼于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发展趋势,深化改革、创新模式、拓展载体,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加强思想理论武装。通过专题宣讲、交流研讨、形势报告会、党团课程等形式,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建立学生讲师团、专家评论员等队伍,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推动实践育人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驾驭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意识形态研判机制,及时准确地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发挥“江南学子”思想引领作用,开通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和学习讨论区,培育优秀辅导员博客,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基于教育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手段,建设宣传思想工作手机终端,完善“筑梦江南”学习型社群空间与信息平台,构筑宣传思想工作网络。
3、加强内涵建设,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常态。制定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继续打造转型教育、仪式教育等品牌活动,构建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离校的各个阶段的教育载体,形成毕业典礼、阅兵式等具有我校特色的仪式文化,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升内涵、修养与气质。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学生的道德品性与综合素质。以创建诚信考场、诚信班级、诚信校园为载体,积极搭建各种诚信建设平台,在学生学习、交友、科研、择业中全面渗透诚信教育,全方位构建学生诚信档案。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健全学生心理状况监测网络,建立五级心理健康预警体系,成立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江南大学工作站,发挥心理健康示范中心辐射作用。举办专题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师队伍和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员队伍建设。
二、完善学生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4、启动“学习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构建学生学习支持体系。以“提升能力、聚焦质量”为目标,注重完善思辨能力,塑造创业能力,加强实践磨练,重视学困帮辅,打造全面的学生能力提升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打造“学在江南”学风建设品牌项目,搭建精品讲座、分享会、同伴互助等多样化学习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5、进一步完善资助和勤工助学体系,加强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动态管理,完善多元资助体系,切实提高资助工作的效能。规范勤工助学管理流程,健全学生员工培训体系和评优标准,以培育学生员工组织文化和职业认同感为重点,继续深化勤工助学模式改革。
6、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建立学生移动校园。建设适用于学生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实现学生思想动态、安全稳定信息检索功能,加强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建立基于课堂内外、学生自组织等多维度的学生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工作全息环境,做好自媒体环境下的学生工作。
7、全面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工作,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规范日常管理,加强良好学风、考风等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遵守纪律、诚信考试。查找学风建设薄弱环节,明确学风建设方向和重点,建立“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三、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8、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创业带动就业。改革创业学院教育模式,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路,构建“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意识培养—能力提升—实践模拟—项目孵化—专业服务”五位一体的立体联动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孵化与创投相结合的创业新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创业人才。打造“创江南”大讲堂,提升创业意识,浓郁创业氛围。倡导基于专业的创业和基于创新的创业,定期开展“创江南”工作坊、SYB创业培训,发挥创业导师作用,重点提高创业实践能力。以各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大赛为抓手,创建立项和管理新机制,规范项目管理,大力培育创业项目。启动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实施“创业智库”计划,打造江南“众创空间”。分层建立创业孵化器-加速器,建立场地保障、智慧保障、平台保障,助推项目孵化。打造“创江南”微信平台,编撰创业优惠政策指南,加大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9、提升专业化就业指导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做好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岗位数量,拓展优质用人单位,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构建分层次、全覆盖的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体系,加快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课程教学和咨询辅导质量,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做好就业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开发工作,充分考虑未来就业工作管理需求,科学布局,优化流程,切实提升就业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高就业工作效率。
四、提高国防教育质量,做好征兵双拥工作
10、以系列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结合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生军训30周年,大力营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浓厚氛围。在第十五个全民国防教育日、第二个“国家宪法日”期间,举办国防教育主题宣传月、“国防法制宣传周”等活动。结合军事训练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在全校树立爱国奉献、勇于担当的良好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加强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管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做好学生军事训练。通过军事理论授课,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改革军训工作内容,开展学生应急疏散演练和医疗救助等训练。积极做好兵役登记、预征兵工作,退伍学生返校学籍办理,充分发挥退伍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与驻锡部队的互动交流,做好双拥工作。
五、健全队伍培养机制,增强队伍建设系统性
12、完善辅导员管理制度,重点改革准入制度和评价机制。运用辅导员信息管理系统,发挥信息整合和利用功能,提升辅导员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修订班主任管理条例,拓宽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改革兼职辅导员选聘机制,实现专兼职辅导员选聘工作的有效对接。完善辅导员年度人物、优秀辅导员评选制度,选树学生工作先进典型,营造适应教育改革新常态的学生工作文化。
13、构建辅导员培养体系。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实施“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计划”,继续打造“一赛一论坛”品牌,优化“辅导员微课堂”,筹建“辅导员协会”,编制《江南大学辅导员工作手册》。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辅导员研修和挂职的培训体系,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培育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激活辅导员发展引擎。
学生工作部(处)、人武部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