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工作简报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介绍 >> 工作简报 >> 正文

江南大学“三个结合”构建发展性勤工资助工作体系

编辑:学工处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01日 浏览次数: 来源:  
近年来,江南大学坚持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本,致力学生指导与服务,不断形成发展性资助体系。
经济资助与学风建设相结合,优化各类资助项目
学校在国家助学金、学校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项目基础上,设立校内助学金,注重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上设立奖助学金2000余万元,在保证解决学生基本经济困难的同时,有近50%的资助项目对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效引导学生重视学业。
勤工助学与能力提升相结合,深化资助模式改革
学校通过公开招聘、现场面试、签订协议、持证上岗等系列举措推进勤工助学的职业化管理流程,注重“学生员工”职业体验;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学校基于专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结合设计、数字媒体和物联网工程等相关学科背景,开设了如视频制作、宣传设计、应急检修员、网络维护员等与专业相对接的岗位,将专业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通用技能培养上,定期举办“强能培训班”,开设心理辅导、社交礼仪、有效沟通、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开展“勤•感驿站”、职场沙龙、职业技能竞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健全制度文化和职场文化。3年来,我校累计有四千多名“学生员工”参加上岗实践,选树和表彰了近两百名年度优秀学生员工。
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丰富资助工作内涵
学校注重在资助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资助对象的申报评选、审核确定到资助资金的发放,实现保障制度化、操作规范化、全程公开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培育学生自强、诚信、友善和敬业的现代公民品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学生内心。此外,出台《江南大学受资助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暂行办法》,引导受助学生服务他人,受助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各学院、校行政部门、火车站、敬老院、医院等进行义工服务,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上的义务帮扶,每年义工服务总量达20000小时以上;通过辩论赛、主题班会、征文等形式开展学生活动,积极构建以“诚信考试、诚信贷款、诚信还贷、诚信做人”等为主要内容的诚信主题教育体系;举办“自强之星”评选等活动,涌现出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杜聪等优秀学生典型。

上一条:江南大学“微课堂”助力辅导员队伍建设

下一条:江南大学紧扣“四个到位”做好学生岗位实践工作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90010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2907

服务邮箱:jdxgc@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