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工作简报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介绍 >> 工作简报 >> 正文

江南大学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编辑:学工处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06日 浏览次数: 来源:  
近年来,学校注重协同各方资源,积极构建“意识培养—能力提升—实践模拟—项目孵化—专业服务”五位一体的立体联动型教育体系,不断探索孵化与创投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点面结合,“创课”教育分层化,激发学生创业意识
一是全方位覆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了三级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概论》、《创业融资》等52门公选课程群,面向商科学生的专业课程,面向创业学院学生的提升课程。二是全程陪伴的创业导师团队。通过“选、引、聘、挂”等方式,聘任164名创业导师,其中包括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
创业校友代表、商学院专业教授、行业专家、创业专项工作辅导员、实训导师等,指导大学生创业训练、实践、孵化,发挥“师导生创”作用。三是全息投影的创业职场文化。打造“创江南”大讲堂、“企业家导师面对面”、“创业工作坊”等创业讲座、沙龙以及“本科生创新论坛”等品牌活动;精心组织参观考察,创业企业见习实习,营造创业氛围,让学生感知创业文化。
二、规范管理,“创践”载体分类化,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一是创业培训平台。与国家大学科技园联合,每年为创业学生提供服务200余人次,开展“全球模拟公司”创业实训等培训项目,每年为500名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免费创业实训;开展SYB专题培训课程等。二是创业项目平台。以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智库”计划为抓手,创建立项和管理新机制,大力培育创业项目。三是创业大赛平台。与无锡市、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先后联办、承办“无锡市创业先锋校园行”、“挑战杯”江苏省第五届创业计划大赛、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外包大赛等,举办“创新江南”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全国创业专项大赛等创业大赛,以赛促建,搭建创业交流平台,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三、校地联手,“创孵”平台全真化,助推项目实体落地
学校以食品、生物等优势学科为支撑,注重基于专业创业、基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对接各级政府、科技园、产业园,助推项目实体落地。一是校地联手打造“江南式创业链”。与无锡南长区共建“众创空间”,帮助初创企业迈入市场;结合“园区助推”,将初创企业推送到各个科技园区、产业园区,使其融入市场。二是校企联合制定政策保障。学校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先后制订《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公共创业孵化区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房租全免等优惠扶持。三是校内外多方筹措创业基金。学校筹集150万创业教育经费,并与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共设600万元创业风险基金,用于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
四、抓住关键,“创服”角色“经纪人”化,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一是共建产业服务平台。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建包括动漫产业技术、科技成果中介等在内的8大创业服务平台,成立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同时与十余家机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法律、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税收服务、金融投资等服务。二是改进新媒体服务手段。打造“创江南”微信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微信平台,运用“筑梦江南”、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网站等平台,提供便捷的综合服务。三是拓展创业服务内容。针对创业团队亟需注册、缺少办公场地等需求,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开通绿色通道;针对缺乏导师提点、发展方向模糊,对接同领域内骨干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全程指导;针对拓展市场、打开销售渠道的期待,对接资源,介绍业务;针对亟需宣传、建立品牌效应的呼声,运用校内外、线上线下各类媒体资源,打造大学生创业品牌。

上一条:江南大学“四位一体”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条:江南大学“四大举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90010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2907

服务邮箱:jdxgc@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