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推出新生“转型教育套餐”,丰富新生入学教育内涵,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力推“主题教育餐”,加强新生思想引领。加强爱国爱校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举办校、院两级层面的开学典礼、专题教育报告会等,为新生上好“大学第一课”。一是开展“红色江南”活动,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历史契机(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为契机),举行“学生民兵连首期入连宣誓仪式”,发起“胜利手势挑战,向抗战胜利致敬”网络讨论活动,组织新生参观抗战基地,铭记历史。举办思政类校园文化脱口秀,启发新生理性思考,弘爱国主义信念,传播正能量。二是开展“导航江南”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新生游览、参观校史馆、艺术馆、民间服饰传习馆、酒科技文化馆等,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突出学校成就,培育学生爱校情怀。三是开展“笃学江南”活动,以“江南大讲坛”、“名师讲坛”“朱宝镛大讲坛”等为载体,邀请专家学者与新生探讨“青春与奋斗”、“理想与信念”等话题,向新生提供正向能量。四是开展“媒体江南”活动,利用“江南大学”、“江南学子”等学校、职能部门及各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为新生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丰富“专业自助餐”,指导新生学业规划。基于学科专业特点,各学院为新生建立起立体化的专业教育体系,帮助新生培养专业认同。一是依托新生研讨课,新老生交流会、师生见面会等形式向新生介绍专业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喜欢专业,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二是通过“院长一课”、名师导学座谈、毕业生访谈、专业专题讲坛等活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专业学习方法教育和就业前景教育,解答新生对学前“学什么”、学时“怎么学”、学后“干什么”的疑惑。同时,学校着力打造“创江南”大讲堂,加强新生生涯规划教育,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其中,帮助新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为学生搭建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此外,还向新生讲解高校学生参军入伍政策,开辟征兵宣传专栏,积极动员有参军志向大学生参加国家兵役。
增补“心理营养餐”,助推新生轻装上阵。启动“新生心理导航月”计划,举办“成长·从心开始”主题教育活动,对新生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帮助新生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组织新生参与心理健康测试,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掌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发放《大学新生心理手册》,安排每位新生聆听一场心理讲座、分享一次团体活动、参观体验一次心理咨询室等,通过系列活动向新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适应性教育,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分别担任新生班主任和副主任,共同帮助新生成长,尽快适应大学环境。组织新老班主任交流会、新生家长会等方式对新生开展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和角色适应指导等。此外,开通新生家长微信群,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形成良好互动,助力新生顺利完成心理转型。学院开展新老生体育友谊赛,帮助新生更快融入学院,开展新生入图书馆网络教育培训,助新生熟悉图书馆的相关服务和资源情况。
提供“资助育人餐”,实现新生解困助学。不断完善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鼓励困难学生填写《江南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暨情况调查表》,要求各学院高度重视认定工作,充分考虑到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以及同一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客观公平推进困难生认定工作;针对家庭困难新生,学校开通国家助学贷款咨询电话,安排专人答疑,并向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学生赠送《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鼓励新生从入校起就找准榜样,树立目标;大力宣传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学习,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学校组织资助政策宣讲(勤工助学专题)、校内勤工助学春(秋)季专场招聘会、学生员工“勤·感驿站”活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全面培养新生的职业意识、自强精神和感恩之心。
配备“安全亲情餐”,筑牢新生安全防线。高度重视新生安全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通过新生法律教育课、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网上安全教育学习与测试、发放《校园安全漫画》、举办《学生手册》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新生尽早熟悉校纪校规。结合各学院实际,开展新生安全教育讲座,从“防盗窃”、“防诈骗”、“防火灾”、“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等方面,配以准确详实的数据和生动丰富的案例,为新生讲解如何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学校主动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先后开展“移动警务车进校园”、防网络电信诈骗宣传等系列活动,通过悬挂防骗标语、播放防骗动画短片,发放防骗知识手册等各种形式,宣传安全知识,为新生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