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本着“平等、团结、互助、尊重”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理念,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和创新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一、强化思想引领,做好心灵导航
学校把“加强交流、深入沟通、增进了解、拉进距离”作为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通过党员“1+1”帮扶、师生个别谈心、学生座谈会、宿舍走访等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少数民族同学中做好“解说员”和“宣传员”的工作,加强正面引导。此外,利用新生入学等重要契机,结合国内外重要形势,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政策宣讲会、入学教育大会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等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增强爱国情感。
二、注重学习帮扶,促进专业发展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基础较弱的特点,学校因材施教,通过校院两级学习促进中心,组织教师进行单独学业辅导,鼓励学生结对帮扶等,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专业,学校加强对其基础课程的补习与巩固。为更好地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学校调整完善教学计划、优化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增加实践性技能训练,努力让少数民族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此外,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困难的特点,学校按照“重点关注、优先推荐、及时服务”的原则,加强分类指导,通过指导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心理辅导等措施,提高民族生就业竞争力。
三、倾斜资助政策,做好解困助学
学校实施“奖、贷、助、补、免”一体化资助体系,全面覆盖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学校勤工助学岗位优先推荐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同时设有临时困难补助,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特别是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随时根据需要申请。针对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家庭困难学生,认真落实专项补助工作。此外,学校注重将解困助学和感恩、诚信意识教育相结合,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品德。
四、尊重民俗文化,加强情感归属
学校尊重民族生饮食习惯,设有专门清真餐厅,严格把关食材来源。与此同时,经常听取少数民族学生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加、改换品种,尽量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要求。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藏历新年等少数民族重要节日,学校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学生庆祝活动。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新年晚会、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各民族学生间沟通、理解和融合,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塑造温馨的育人环境。
五、探索特色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学校成立民族宗教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民族生教育管理工作。学工部、后勤等管理服务部门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和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专题工作会议,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水平。各学院积极探索“特色菜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外国语学院实施民族学生奖助分类分层次管理办法,法学院安排专人负责藏族学生学业管理等。此外,“校长在线”、“校长面对面”等活动都优先解决少数民族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