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南大学新辅导员培训工作在学工处的组织下拉开了序幕,经过前两期的专题培训,新辅导员们发现,“原来善于借力,可以让角色转型的道路更通畅”。
凭借学生骨干,锻炼能力辅助工作
10月14日下午2点,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娄国栋老师在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F111作了一场《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专题座谈会。娄老师在座谈会中向辅导员提出了工作中认识时代的背景、认识教育的规律、认识学校的特色、认识教育对象的特点、认识工作的职责、认识关工委的工作、认识自我的需要等七个方面的要求,尤其强调辅导员一定要善于借助学生骨干的力量来高效、高质的辅助自己完成工作。
在培训过程中,来自食品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等12名新辅导员向娄国栋老师请教了入校以来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丰富辅导员经历的娄老师表示,辅导员工作的确千头万绪,如果单纯一个人的力量几乎不可能完成,这就需要辅导员有意识的去培养、锻炼班级和年级骨干,利用骨干的力量辅助工作。只有辅导员们能真正做到“抓两头,带中间”,一切从学生骨干中抓起,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秦永和副部长也表示,辅导员工作万变不离其宗,所有工作也都可以从“七个认识”中找到理论的依据和解决的途径。
依托教育资源,完善工作突破创新
现作为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娄国栋老师对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有自己独特的看法,除常规的工作职责,如学风建设、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等之外,他认为善于借助、整合周边资源是辅导员真正获得突破、取得创新成果的重中之重。其中,关工委的“老少携手党团共建”、“整合老同志、社会、校友资源,引导学生成长”项目、“爱心驿站”等都是借资源的典型,娄老师希望所有辅导员能够以关工委工作为例,真正结合自身特长创办特色活动,丰富工作的同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食品学院李琳老师在老师讲解下对“借资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前碰到研究生写入党申请书出现各种错误的时候,我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每一位同学解释、说明,自己工作很累,学生来回修改也很麻烦,现在我会利用已有的丰富的网络资源,像把徐川的‘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提前给学生看,以一种生动形象、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
借助前辈力量,汲取经验做出特色
如果说娄国栋老师的辅导员专题座谈会的精髓在于借骨干、借资源,那之前第一场由校长助理、学生工作部部长崔宝同、和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秦永和分别进行的《新辅导员培训开班动员》、《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建设》则都强调了借助前辈经验,帮助新辅导员快速提高的重要性。
江南大学共有108位辅导员,他们承担着全校所有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崔宝同老师表示,在借力过程中,学习、协作、交流是三大关键,作为新辅导员应该虚心向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工作时的细致认真、学习他们处理问题时的高效果断,不仅要在同学院间学,更要跨学院学,真正学习了解、掌握不同学院间的工作特色。秦永和老师强调,新入职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岗位的职责和价值,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对照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从态度、知识、方法和情感四个维度去积累和实践,差别化找准专业支撑点,品牌化打造核心竞争力。人文学院张慧老师在培训后,更是表达出了对辅导员导师的期待,“辅导员导师的配备可以帮助我们扩大汲取经验的范围,跳出学院的圈子,学习到更多内容。”
目前2016年新辅导员培训已经成功举办2场,之后1个月内还有10场培训专题会陆续开展。此次培训会从辅导员顶层理论教育到具体实践操作双管齐下,引导新辅导员们善于去借助外力,让角色转型的道路更加顺畅,帮助新辅导员们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角色的真正转变。

江南大学2016年新入职辅导员岗位培训开班典礼

校长助理、学生工作部部长崔宝同老师作2016年新入职辅导员开班动员讲话

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娄国栋老师作题为《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报告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秦永和作题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建设》专题报告

新入职辅导员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