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江南大学第十六期辅导员微课堂开讲

发布日期:2017-04-07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文/图:陈琳;审核:陈琳

4月1日下午,江南大学第十六期辅导员微课堂在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乐学江南开讲,本次微课堂主题为:人文社科项目解读及申报流程技巧,主讲人为我校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浦徐进老师。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陈琳老师、思政科副科长孙颖老师及部分辅导员参与了本次微课堂交流。陈琳老师代表学生工作处对浦徐进老师表示欢迎,并鼓励辅导员老师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需要,要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努力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浦徐进老师首先对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类人文社科项目做了总体介绍,并就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做了重点讲解,结合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对项目申报资格、申报时间、项目类型、资助额度、结项要求等相关问题做了梳理。为了增加在座辅导员老师的申报信心,提高大家的申报积极性,浦老师将近三年我校思政专项中标课题整理展示给大家。考虑到部分辅导员老师刚参加工作不久,缺乏项目申请的相关经验,蒲老师还“手把手”地将典型的申请书结构进行了剖析,包括项目题目、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等,使辅导员老师对项目申请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微课堂的最后,浦老师针对科研立项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要敏锐关注时代背景的变化;第二,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实证优势;第三,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问题意识;第四,寻找合适的专业老师开展合作。到场辅导员表示此次微课堂活动针对性强,条理清晰,内容充实,收获很大。

“辅导员微课堂” 旨在打造学习交流平台,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辅导员构筑一个多形式、多元化、开放式交流培训体系。“辅导员微课堂”活动对象为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围绕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以经验分享、学术交流、案例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研究讨论,通过创新辅导员学习形式,丰富辅导员学习内容,增强辅导员学习实效,不断增强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

活动现场1

活动现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