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纪念钱令希院士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我国计算力学自主创新之路”在我校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行。曾与钱先生长期一起工作的助手和学生,大连理工大学钟万勰院士、林家浩教授以及北京工业大学隋允康教授应邀出席报告会,并作了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武美萍教授主持。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会上专家们分别从结构拓扑优化、虚拟激励法以及祖冲之方法论三个方面来分享其对自主创新精神的理解。82岁高龄的钟万勰院士作了题为“从祖冲之方法论看自主创新之路”的报告。他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令现场气氛达到高潮。钟院士与钱令希先生之间有着“伯乐识千里马”的动人故事,他们的合作如鱼得水,研究工作取得杰出成果,期间浓浓的师生情感人至深。同时,钟院士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经历,以通俗的语言和易懂的实例,图文并茂地向同学们展示了数学之祖、中国著名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当年条件下是如何计算圆周率、如何引申出许多基本概念以及实际应用。钟院士还鼓励在座师生注重挖掘、领悟、继承、融合、发扬中国古代的优秀学术思想和方法,学会自主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隋允康教授作“沿着钱先生指引的方向自主创新地研究结构拓扑优化”的报告,他回忆了跟随钱令希先生的学习科研经历,分享了钱氏家族的故事。从自己提出的测算方法能够更便捷的计算出赵州桥的拓扑优化方案为契入点介绍拓扑优化的优势。他还用生活中常用的挂钩由浅入深地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结构拓扑优化,以及自己从事结构拓扑优化研究的一些体会。他告诫与会师生只要抓住基本概念深入思考,就有可能突破思维定势、提出新概念,进而寻找到基本方法的拓展,从而做出与国际同行不一样的工作。
林家浩教授作了“自主创新的虚拟激励法对土木与交通工程的推动”的报告,并着重介绍了虚拟激励法推进我国工程抗震、风工程、车辆工程、舰船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国防工程和载荷识别与非线性等领域重要问题的解决。
三位专家带来的精彩讲座,让同学们认识到钱令希先生倡导的自主创新精神永远是研究者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会的每一名师生都将认真学习、用心领会,将这种创新精神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
人物简介:钱令希(1921 07.16 - 2009 04.20),生于江苏无锡,工程力学专家,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是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钱令希长期从事结构力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刚架结构分析、悬索桥分析、余能理论、结构极限分析和板壳理论等方面。70年代后在中国国内倡导计算结构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他将结构力学理论用于许多建筑、桥梁、船舶等结构工程中的大型计算任务。他大力倡导并建立了我国计算力学学科,带领出一支优秀的计算力学队伍,在我国工程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报告会现场